较真 / 曾国藩的处世智慧:怕怕,当幸福来得太快

曾国藩的处世智慧:怕怕,当幸福来得太快

2020.06.12

几乎所有人,都很希望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。从小学开始,老师们就教育我们,名人贝多芬说:“要掐住命运的喉咙!”这句话听上去很带感,问题是“命运的喉咙在哪里?”

在中国传统的命相学里说,一个人要改变命运,可以有几种方法,所谓“一命,二运,三风水,四积阴德,五读书。”当然,这样的观点对很多现代人来说,可能听上去有些玄乎,但我个人觉得,还是有一定道理的,我们不妨抱着一种“存疑”的态度先不要贸然地否定它,否则你有可能会错失很多改变自己人生际遇的机会。而在这其中,所谓“五读书”,现代很多人就把其理解为“好好学习,天天向上”,各种世间技能的学习。在前两天刚刚结束的高考里,多少考生“寒窗苦读为今朝”,现代人所认为的“知识改变命运”应该也是有一定道理的,不过却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里关于“读书”的本意。

传统中国文化认为,所谓“读书”,狭义地来讲,读的是儒家的“四书五经”;广义来讲,读的是中国文化“儒释道”三家及诸子百家的各家经典,及“经史子集”四个步骤。至于它和改变命运有神马关系?古人认为,凡是被归为“经”的典籍,譬如“易经”,“道德经”,“黄帝内经”,描述的都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和对所谓“规律”的一种归纳。这个世界是有“道”(规律)的,如果一个人能够了解这个世界的规律,并且按照规律去为人处世,抉择人生,那当然命运就是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。就好比任何的电脑软件都是由程序代码所组成的,一般人只知道如何使用这个软件,而程序员却可以利用“源代码”来更改这个软件所呈现的功能和结果。当然,这种思想对于很多现代人来讲,听上去还是“玄乎”了点,还是那个观点,可以先“存疑”吧。


与其动不动出去“乱掐喉咙”,不如学学如何做“人生命运”的“程序猿”吧。

而至于“读书”是为了“八股”和“科举”,那都是后话了,甚至是“读书人”很无奈的事情。不可否认,千百年的文化流传至今,也确实有很多流弊和历史的局限。也不是只要是古文都有道理的。

上期我们聊到曾国藩,曾国藩的做人原则和一生修正自己言行的道理,说出来都很朴素,但越是琢磨,越会发现另有深意,就是因为在这些朴实文字的背后,暗含“大道”(命运和人心的规律)。饱读诗书的曾文正公自然明白这些道理。而且他一生都很努力地去践行。不仅如此,在面对人生很多兴衰荣辱,起起落落,以及在很多人生关口的抉择上,曾国藩的选择也是“异于常人”的。究其原因,也是源自于其对规律和人心的了解。今天我们就继续来看这样一个例子,在曾国藩率领湘军节节胜利,军民同心,平定太平天国顺风顺水的时候,他又是怎样的一个心态?摘自他的《曾国藩家书》。

我现在军中声名极好,所过灾害处,百姓爆竹焚香跪迎,送酒米猪羊来犒军者,络绎不绝,以祖宗累世之厚德,使我一人食此隆报,享此荣名,寸心兢兢,且愧且慎。现在但愿官阶不再进,虚名不再张,常葆此以无咎,即是持家守身之道。至军事之成败利钝,此关乎国家之福,吾惟力尽人事,不敢存丝毫侥幸之心,诸弟禀告堂上大人,不必悬念。——《曾国藩家书》

 

| 北川白话大义 |

我们现在部队很受百姓拥戴,所到之处夹道欢迎,送钱送粮。面对现在部队的节节胜利,受到百姓拥戴,我感到非常得惶恐和不安。曾氏祖宗累世所积累的福气到这里被我一人独享,我感到非常惭愧。但愿我现在官不要再升了,名声也不要再张扬了,这样才可以持身保家。至于打仗的事情,我只要尽力就好,至于能不能打赢,关乎国运和整个国家、人民的福气,尽人事听天命就好。

 

北 川 曰

| 当幸福来得太快 |

1. 越是顺利,越是敬畏

德不配位,必有其殃

恐惧:官不要再升,名声不要再涨

羞愧:祖宗累世福气被我一人独享

 

2. 人生的进退之学

官位、声名蕴藏风险

内在:需要消耗福气

外在:非善意的关注

所以名声,官位不见得是好事情

隋朝大儒王通著有奇书《止学》一部,曾国藩一生都把其视为压箱底的人生智慧。民间素有“为官当学曾国藩,经商当学胡雪岩”的说法,当然,我个人觉得胡雪岩不学也罢,因为其本人的下场并不是很好。而古来身居高位又全身而退的人很少,曾国藩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。其中,曾国藩的为官智慧就处处蕴藏着《止学》的理念。每当人生得意,顺风顺水之时,曾文正公却愈发地紧张和惶恐,多次要求辞掉点官职,卸掉点名声。所谓:“受誉知辞,辞则德显,显则释疑也。”如此,曾国藩反而多次化险为夷,官运亨通。这背后都蕴藏着符合天道,人心的大智慧。

3. 尽人事,听天命

曾国藩成熟的处世风格

至于打仗的事情,我只要尽力就好

能否打赢,取决国运和人民的福气

 

一件事情能否成功的根本

内在:天命,福气

外在:人事的努力

两者结合不可偏废

 

只尽人事,不知天命

一味蛮干,不知天道自有其规律

失败了就会非常痛苦,各种埋怨

 

听天由命,忽略努力

好比种子种在土里,不做任何照顾

种子能否发芽或收获怎样,很难说

人世间的很多“规律”,很多时候都是违反凡夫俗子一厢情愿的愿望的。我们总希望永远地一帆风顺下去,但往往越是如此,越有更大的挫折在等着你。我们总是希望这辈子能够干出点经天纬地的事业来,但随着年龄的增长,我们会发现人和人是不一样的,看似别人能够轻轻松松办成的事情,你却有可能历经千辛万苦,徒劳无功。即使是同一个人,不同的时期,际运也是不同,有的时候春风得意,想啥来啥,甚至你没想到的好事情都会蜂拥而至;有的时候却诸事不顺,干啥亏啥。面对这样的规律,其实我们只能了解它,接受它,顺应它,在此基础上,个人的努力才变得重要和有意义。《易经》曰:天行健,君子当自强不息。说得就是在此基础上的个人努力。

| 曾氏智慧 |

物极必反,否极泰来

越是顺利,越是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

不能再顺利了,太顺利却可能倒大霉

 

尽人事,知天命

为国办事,尽心尽责,但天道自有规律

至于能否成功,并非一己之力能够决定

曾国藩异于常人的带兵理念:“日中则昃,月盈则亏,故古诗“花未全开月未圆”之句,君子以为知道。自仆行军以来,每介疑胜疑败之际,战兢恐慎,上下怵惕者,其后恒得大胜;或当志得意满之候,狃于屡胜,将卒矜慢,其后常有意外之失。您在管理团队,运作公司的时候,可曾想过,有时候故意让团队受点挫折?掉些单子,未必是坏事?

 

 

 

北川愚不可及
没有繁文缛节,只聊用得上的国学

 

微信公众号:北川愚不可及

商务合作:子良

客服:小愚

客服:小易